就业形势季度分析
绵阳经济转型升级期对就业形势影响的分析
2015-07-30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市和全省、全国一样,经济总体上进入了转型升级期,对就业需求发生变化,影响就业形势。现分析如下:

    一、经济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分析

    (一)经济转型升级影响经济发展增速,从而影响劳动力总需求。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压缩高耗能产业发展、鼓励互联网+和工业4.0发展等政策的推进实施,以及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发展,其对就业总量增加形成一定影响。

    一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同一增速增加的经济总量绝对值增加,对就业拉动能力增强。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和统计年检数据分析,2008年末比2004年末二三产业人数增加11.43万人,年均增加就业人数28575人,同期GDP增速年均达到14.98%,就业弹性系数约为1907人;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看,2013年末比2008年末二三产业人数增加30.79万人,年均增加就业人数61580人,同期GDP增速年均为13.64%,就业弹性系数为4515人。

    二是互联网+和工业4.0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平均生产率,在同等产值下减少对劳动力需求。根据绵阳市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看,201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88个、从业人员0.58万人、单位资产总计53.11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下降56.4%、8.3%和增长15.5%。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以及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生产效率将不断提高、人工智能产品对传统劳动力的替代率也将逐步提升,减弱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新型业态的形成,从而对劳动力技能需求形成影响。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将不断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尤其是IT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同时,也将促进各行业的分工进一步细化,产生新型业态的趋势日益显现。新型业态的产生,对劳动力的劳动技能需求形成影响。

    一是产业融合和智能制造的发展,将减少简单重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随着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原有部分简单重复劳动岗位将逐步由智能机器替代,如富士康、普思等用工业机器人替代普通工人、电商出现取代部分实体经营的营业员等现象将逐步成为一种趋势。同时,智能制造的发展,将对劳动力操作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产业与IT产业的融合,将增加拥有高技能的人才需求。201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05个,从业人员0.74万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31.1%和132.0%。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二是行业分工的细化,将造成部分原有行业人员需求减少,新兴行业增加劳动力需求。产业经济升级,促进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快递业、家庭服务业、养老等新兴行业逐步发展装大,增加劳动力需求,尤其是专业化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由美国青年企业家委员会(YEC)最新提供的一项报告显示,到2020年有12大行业可能将不复存在,包括出租车、邮政、造纸、固定电话、手机、信用卡、钱包、电影院、CD、有线电视、快餐店员工以及零售健康保险中介。以及由于电商的发展,实体零售业务也将受到影响,从业人员需求减少。

    (三)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小微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劳动力需求将成为主渠道。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集中力量实施“4+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信息安全和下一代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配套、集群发展,加快建设新加坡IGSS光通信研发、兵装3D打印装备制造等重大工程。全力壮大长虹、九洲、富临等大企业,积极培育特锐祥、凤天节能等小微企业。加快建设三台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科创区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和江油市电商孵化园,支持食哈哈、靓家宅配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推进科技物流产业园、石塘商贸物流园建设,壮大长虹民生、安运物流等企业。通过战略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以战略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带动就业。2013年末,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18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12.7%;小微企业从业人员30.25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7.1%。

    二、影响劳动力供给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总量由持续增长转变为高点以下波动变化。从统计年鉴看,我市劳动力从1980年的268.90万人逐年增长,到1999年达到最高峰,为362.35万人。2000年至2013年14年间在332万-358万之间波动,显示劳动力总量供给由无限增长进入有限供给阶段。

    (二)新成长劳动力增长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年满16周岁即为劳动力,假定每年升学人数一样,16年前出生人口数就为新成长劳动力人数。1999年出生人口45931人,2015年新成长劳动力亦为45931人。从统计年鉴数据看,1999-2013年之间,出生人口基本维持在4万-5.5万人之间波动,显示未来我市年新成长劳动力将4万-5.5万人之间。

    (三)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一产业成为劳动力蓄水池,造成部分劳动力隐性失业。随着农业机械、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城市扩张、基础设施用地产生的失地农民,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且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明显负相关,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其背后的逻辑是:当经济变差时,工业部门就业减少,从农业部门转出进入非农就业的人数就会变少,反之亦成立。按照中国统计实务,农业就业统计应该是“有工作意愿、但没有从现代部门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力的总和”,包括“农业就业人员和农村户籍的失业人员”。 2013年末,绵阳有耕地面积2820.93平方公里,以每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可吸纳200-230个农业劳动力计,农业就业的实际需求在50万至70万之间。全市有农村劳动力约240万,可转移劳动力约170万至190万之间。而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50万,约有30万左右属于隐形失业状况。

    (四)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附加值增长,带动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劳动参与率将呈现下降趋势。世行统计数据显示,1986年之后,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从超高的80%持续下降至2010年的74.2%,但显著高于中等收入国家2010年的63.6%和我国台湾地区的60.4%。较高的劳动参与率意味着更多人愿意提供劳动,但也预示着其下降空间更大。本质上,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因此,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附加值不断提高,促进从业人员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劳动参与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类比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劳动参与率至少还有10—14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过去20年中国劳动参与率平均每年下降0.4个百分点,按此推算绵阳未来劳动力供给,每年将减少劳动力供给约1.4万个。

    (五)随着经济发展促进人均寿命的提高,劳动力劳动年龄延长,将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虽然现行规定劳动者退休年龄为女性50岁,男性60岁,但有部分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仍然选择继续从业。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人均寿命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延长退休年龄将成为一种选择,从而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总量。

    三、在经济转型升级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转型升级将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虽然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一些附加值低的行业等,造成部分从业人员失业。但也同时促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加速扩张、形成新型业态和新的产业集群,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容量。

    (二)经济转型升级将带动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提高。经济转型升级将增强行业盈利能力,带动产业利润整体水平提高,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改变劳动参与率。

    (三)经济转型升级将开拓新的就业渠道。经济转型升级将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壮大或发展一些新行业,形成新的就业渠道;同时,产业升级将加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延长原有产业的生命力,稳定原有就业岗位。

    (四)经济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矛盾。由于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新的平衡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劳动力供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一方面是新兴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与劳动者原有素质的矛盾;另方面是劳动者对新兴产业的认识不足,形成的积极性不高的矛盾,进一步加大现有结构性矛盾。

    (五)经济转型升级将增加技术性失业风险。经济转型升级将促进企业生产方法和管理的改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将替代人力,造成从业人员失业。

    四、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大职业指导力度,改变就业观念。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职业指导窗口,为求职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职业指导服务。加大宣传,让劳动者了解新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改变原有的就业观念,适应新的就业需求。

    二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针对性提升劳动者素质。把握经济转型升级期对新技能的需求,转变培训理念、培训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有针对性提升劳动者素质,增强培训效果。

    三是合理提高收入水平,降低技术性失业风险。要充分考虑劳动力的供需状况,以及技术替代成本,确定社会收入总体水平,避免企业过快发展科技技术替代人力,造成过量技术性失业。

    四是完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准确研判就业形势。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深入分析市场就业失业状况,准确把握就业矛盾,研判就业形势,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是合理调整政策,确保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根据就业形势合理制定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参与就业的积极性,改变劳动参与率;以及通过退休年龄的改变,增减劳动力的供给总量,确保就业形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