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季度分析
绵阳市2016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
2016-05-09

    当前,国内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绵阳也存在结构调整困难、工业结构性产能过剩、投资规模扩大困难等问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全市2016年一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面临经济下滑带动就业能力减弱、结构转型智能化生产形成的技术替代、沿海等地制造业和建筑业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的返乡就业等多重压力。现分析如下:
    一、绵阳2016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对就业压力传导逐渐显现
    全市GDP实现432.84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环比降低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增长3.0%,第二产业增长7.7%,第三产业增长10.2%(见图一)。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2:51.7:39.1,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一季度,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房地产销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在经济运行环境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经济总量增速、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速放缓,PPI、IPI持续下降,显示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就业带动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企业岗位增长缓慢或停滞。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钢铁、水泥、建筑领域产能过剩、库存较高,行业增速下滑明显,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零售业、服务业等持续增长将构成压力,影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加。经济下行的多重压力,对就业形势压力的传导逐步显现。

    二、就业数据有增有减,就业压力有所增大

    2016年以来,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新农村建设的强势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稳步增长,确保了全市就业形势保持平稳。但由于化解过剩产能,部分企业出现减员;经济下滑造成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员工工作量不饱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部分企业采取技术替代,造成全市就业压力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一)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累计新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分别为12848人、14897人、3081人、1284人,同比分别增91人、734人、-269人、88人,显示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三次产业发展正相关,供需总量、招聘企业数、提供岗位数同比略有下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第一季度岗位需求人数为35672人,其中:第一产业1.2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二产业32.01%,比去年同期下降7.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66.71%,比去年同期上升7.69个百分点,与三次产业的发展增速呈正相关(见图二)。求职人数为30930人,求人倍率为1.15,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65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总需求人数减少9698人,减少21.38%,总求职人数减少27182人(因同期开展网络招聘,分流进场求职人员),减少46.77%;求人倍率增长0.37。登记参加春风行动的招聘企业、招聘企业用工规模、提供的招聘岗位数均同比略有下降。

    (三)劳务输入地的经济下行,增大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压力。虽然一季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总量达到15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万人,但是省外就业人数减少15.69万人,占转移就业总数39.59%,比去年同期占比下降10.8%,显示农村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难度增大,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见图三)。省外回流人员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19个百分点,显示回流人员再就业压力增大。

    (四)园区部分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虽然提供岗位略有增加,但中小企业消亡现象出现。3月,全市园区监测481家企业共提供岗位36643个,比2月减少630个岗位;当期新增岗位807个,减少572个,当期增加235个岗位。由于节后企业生产进入正轨,岗位需求比2月出现明显增加。但是中小企业出现消亡现象,有23户监测样本企业宣布结束经营。
    (五)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岗位持续减少,且减员企业数大于增员企业数。2016年3月末,我市104家监测企业在岗职工总数为86508 人,比上月岗位总数减少4192人,减幅为4.62%,出现连续8个月减员(见图四)。其中,第一产业监测岗位减少7个,减幅0.83%;第二产业监测岗位减少4074个,减幅度7.65%;第三产业监测岗位减少111个,减幅10.69%。与去年同期相比岗位总数减少了5609人,减幅为6.09%。从监测总体情况来看,减员原因属于产业结构调整4728个,其他417个,正常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307个,订单不足15个;监测企业中增员企业23家,占监测企业数的22.12%;减员企业51家,占监测企业数的49.04%。

    (六)领取失业金总人数持续增长。截止3月,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0226人,与上月相比,增加4708人,增幅为85.32%,出现连续8个月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6120人,增幅为149.05%(见图五)。

     三、研判就业趋势
    绵阳经济发展仍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但对就业形势稳定的压力在持续增加。
    (一)重点产业和创业带动新增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奠定基础。近年来,农村电商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为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创造了条件,绵阳市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等八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创新创业不断推进,催生新增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下行影响劳动力需求下滑,增加就业压力。 2016年全市GDP增速放缓,导致劳动力需求下滑,全市失业动态监测企业一季度减少岗位4477个。一季度第二产业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人力资源市场第二产业岗位需求比去年同期下降7.68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对就业需求影响逐步显现,增加了就业压力。
    (三)化解落后产能推升失业率,显示就业压力增加。钢铁、水泥、采掘、石油、建筑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去库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企业减员。如攀长钢人力资源改革,减员4500多人,攀长钢下属集体企业停产、半停产32家,涉及下岗失业人员1126人。在园区实地调查中,江油一户石油行业配套企业效益、销量同比下滑30%,企业积极采取稳岗措施,确保熟练工人不流失。江油整个园区50多家企业中,有约40家企业处于不饱和生产状态。一季度,进入系统新登记失业7861人,较去年同期增加5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32%,较去年同期提高0.57%,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四)产业升级加速了技术替代,对就业岗位的增加带来压力。由于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降低成本的要求更加强烈,且由于企业用人成本不断上升,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企业反应“五险一金”成本占企业用人成本的50-60%左右,企业负担非常重。为此,部分企业积极升级生产线,加速智能制造步伐,造成同一产能员工需求急剧减少。如梅林公司原来月产2000吨罐头的生产线需要工人800余人,上了部分智能生产线后,人员需求降低到300人左右,并准备扩大产能,建设一条全智能生产线,人员需求仅需100人左右。江油清香园公司上了智能生产线后,员工需求从100人降低到20人左右。从走访的5个企业看,都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替代和流程优化,减少了员工使用量,这个趋势,将对就业增长带来压力。
    (五)外部经济变化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压力。一季度,各地举行农民工座谈会和实地调查中发现,2015年有部分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时间缩短,收入下降,回乡就业和外出务工的收入差距缩小,农村劳动力有返乡的意愿,全市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增加10.8%。而省内由于经济下行,对就业需求增加不足,全市失业动态监测企业中减员企业数量远大于增员企业数量,前述园区企业监测企业消亡23户,都显示劳动力需求增加有所降缓。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的增加,而就业需求增长降缓,显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压力增大。
    (六)节后就业市场摩擦失业现象突出。春节前后,是大量有换工作意愿的劳动者选择的最佳时机,节前辞职回家过节,年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摩擦性失业。104户失业动态监测企业1、2、3月自然减员分别为110人、195人、59人,春节1月、2月自然减员人数明显高于3月。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是因工作薪酬、环境、职业发展空间等原因自动辞职,属于摩擦性失业。